关于温州创建新时代民营经济 “两个健康”发展先行区的思路建议
2021-08-27 11:11:04



 

党的十九大指出,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温州作为我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要勇担历史使命,积极作为、创新实践,努力打造新时代“两个健康”发展先行区,为全国全省探索经验、作出示范。改革开放40年来,温州人民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指引下,大力发扬“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创新”精神,率先进行市场取向改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温州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而又灿烂辉煌的征程,创造了许多“中国第一”,形成了举世瞩目的“温州模式”,为我国改革开放作出了重大历史性贡献。

一、重要意义

新时期全球经济格局加速重构,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方兴未艾。温州作为中国民营经济的先发地区,随着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的深刻变化,逐步面临着模式创新、技术变革、产业升级、企业家接班等现实考验,这也是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先行遭遇,是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阶段阵痛。温州民营经济率先面对“成长的烦恼”,如果能够通过改革创新率先突破,就能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可为其他地方提供借鉴。温州市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发展先行区,对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建“两个健康”发展先行区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作出了许多新的重大论述要求“进一步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明确了民营经济改革创新发展的重点。温州市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发展先行区,是温州主动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坚定扛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路者”的使命担当,继续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鲜活经验和生动素材的重要载体,有利于推动“两个健康”工作、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二)创建“两个健康”发展先行区是推动“两个健康”工作的重要探索。民营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主力军。温州市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发展先行区,就是要通过改革创新,打破市场壁垒、增强创新能力、改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破解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重大难题,推动技术、品牌、组织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民营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创建“两个健康”发展先行区是探索民营经济新标杆的时代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温州改革发展寄予厚望、赋予重任。温州市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发展先行区,就是要不忘初心、接续奋斗,继续创新和弘扬新时代优秀企业家精神,重塑全国民营经济新标杆形象,始终勇立时代潮头、走在全国前列。

二、优势条件

温州创建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发展示范区,具有“敢为天下先”的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群体优势,有着改革先发和改革深化所积累的体制机制优势,民营经济在区域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基础优势已经确立。

“敢为人先”的温州精神优势。温州“背山面海”,孕育了温州人强烈的自我创业欲望和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根植于传统文化和海洋商贸文化的“敢为天下先”的企业家精神得到极大发展。创业创新“敢为人先”地温州精神特质,为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发展先行区提供了强大的人文环境支撑。

(二)市场取向改革的先发探索优势。温州通过实施海峡两岸(温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浙江省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等综合改革,承担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民办教育综合改革、社会办医改革等国家级改革试点,在健全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机制、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为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发展先行区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企业家群体和商会组织优势。温州人商行天下,250万温商在全国和世界创业,在全国268个地级以上城市建立了温州商会遍布全球的温商群体和联通全球的温商网络,是温州企业家“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创新”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温州市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发展先行区最独特的优势和最宝贵的资源。

民营经济占主要组成部分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温州立足民力、依靠民资、发展民营、注重民富、实现民享,全民创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温州市民营经济对GDP和税收贡献率超过80%,工业增加值和从业人员占比超过90%。民营企业成为最活跃的市场主体,民间资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突出作用。

三、创建思路

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以促进“两个健康”为总体目标,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内核,以提高企业获得感和企业家满意度为衡量标准,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着力营造公平正义的营商环境,着力塑造和弘扬新时代优秀企业家精神,探索形成更多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营造新时代全国一流的“两个健康”环境,推动温州民营经济发展路径与时俱进、创新发展,重塑全国民营经济发展新标杆,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新的贡献。

(二)创建目标

1.总体目标。紧紧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的重大机遇,按照温州“再造改革开放新优势、再创高质量发展新辉煌、打造坚实‘铁三角’”的总要求,构建五大发展生态建设国际时尚智城的工作体系,着力通过若干年试点,打造国内一流的创业创新营商环境,塑造引领新时代潮流的企业家精神,树立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

2.阶段目标。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使温州市营商环境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营商便利化程度得到明显提升,基本形成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促进温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温州争当浙江省“两个高水平”建设的排头兵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力争通过持续改革探索,到2025年,基本建立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以及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要求的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开创形成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与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发扬相共振的全新局面,为我国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探索出一条值得推广借鉴的路子。

  (三)主要试点任务

1.大力弘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企业家精神。引导企业家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创新发展,增强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诚信尽责的担当精神。加大对优秀企业家的形象宣传和名企、名品推广,广泛宣传“新温商”新形象,发挥优秀企业家示范带动作用建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采取适当的行政干预措施,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健全尊重和切实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重视环境保护、倾情回报社会的机制与政策支持体系。

2.健全新生代企业家队伍培养机制。深化完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青蓝接力”培养举措,形成一支以“十名领军、百名骨干、千名创星”为标杆的优秀新生代企业家队伍。深化“红色接力”活动,积极引导新生代企业家听党话、跟党走。建立健全创新创业导师制度,完善创新创业导师库,健全导师与新生代企业家结对辅导机制。建立健全选派新生代企业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到省内外知名企业、政府有关部门和重点园区实践锻炼机制。支持温州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创新发展,健全管理制度和组织机制,成为务实的常设性沟通交流平台。鼓励相关部门组织企业开展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外出考察学习。

3.全面提升企业家队伍综合素质。出台企业家队伍培训规划,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进行高层次、国际化系统轮训,着重培养和提高企业家创新发展、决策管理、资本运作、市场开拓和国际竞争能力。设立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教育培训专项资金,建立与著名高校、专业机构、知名企业的合作机制,打造若干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培训基地,鼓励优秀企业管理人员出国留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举办国情研修班,加强企业家队伍对国情的了解,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视企业家教育培训,办好品牌班次。支持建立职业经理人才市场,建立健全职业经理人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诚信档案,制定专门的人才政策,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和企业代际传承搜寻人才。

4.健全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建立健全政务和行政承诺督查制度。建立工作机制,依法依规解决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政府违反承诺事件。开展产业政策专项巡察、专题宣传,强化涉企政策“刚性兑现”。依法认定政府与企业签订的合同效力,对政府违反承诺的,依法支持企业的合理诉求。规范招商引资行为,严格履行各项政策承诺和兑现已签订的各类合法有效合同。建立因规划调整、政策变化造成企业合法权益受损的依法依规补偿救济机制。

5.深化“放管服”综合改革。做好“放管服”改革涉及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改革范围覆盖所有行政权力事项,实现市县乡村四级“最多跑一次”全覆盖,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构建网上网下融合的政务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企业开办、退出便利度,完成一批企业“双证”清理,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推行企业投资项目“双提速”改革,推进项目审批标准化,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竣工验收前“最多跑一次”“最多30天”。

6.全面优化市场准入机制。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社会资本进入各类基础设施、重大民生工程、新型城镇化以及教育、医疗、特许经营等领域,规范PPP、EPC项目投资程序,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投资。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完善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市场环境,促进企业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允许企业注册地依法迁移,严肃查处采取不正当手段阻碍企业注册地迁移、影响要素流动等破坏市场规则的行为。

7.切实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认真解决产权保护方面的突出问题,及时甄别回应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申诉案件。健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环节有机衔接,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长效机制。落实企业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财产,严格区分企业家个人财产和企业法人财产,在处理企业犯罪时不得牵连企业家个人合法财产和家庭成员合法财产。建立涉及产权纠纷的中小企业维权机制,建立中小企业法律顾问团,强化工商联法律服务职能。建立企业投诉举报快速受理和查处机制,限定答复期限,严格追究违法违规责任。

8.多措并举降低企业成本。紧盯企业税费、审批、融资、用地、用工、采购流通等各个环节,深化落实企业减负担降成本系列政策。推动大用户电力直接交易工作试点。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企业的要素保障力度。全面实行差别化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推进长期租赁、租让结合、弹性出让等多种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并存的工业用地供应制度创新,引导土地用途兼容复合利用。多渠道降低企业用工成本,落实国家、省有关政策动态调整社会保险费征缴标准,创新推进开发区及企业集中区建设企业员工生活区和人才公租房园区。全面落实小微企业和科技型企业优惠政策降低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成本。

9.进一步推进市场监管规范化。进一步健全监管执法制度,制定出台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规范、行政处罚案件案卷制作规范、人员着装管理规范、回访问责规范等制度,促进行政执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立健全立案结案动态掌控机制、案件指导机制和重要案件提前监督会商,提高办案效率,减少行政争议。完善综合行政执法体系,依法依规开展执法检查,提高执法工作的精准度和成效,防止干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建立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科学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权,完善适用规则,严格规范裁量权行使,避免执法随意性。健全“打、控、防、管”市场综合监管体系,加大对广告市场、网络市场、旅游市场、农资市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成品油、知识产权等重点领域的市场监管,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10.建立行业协会商会规范发展机制。规范行业协会商会设置和监管,已与行政机关脱钩和直接登记的行业协会商会统一归口市工商联指导,切实发挥总商会联合党委作为行业协会商会党建领导机关的工作职责,会同登记管理机关加强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及其他相关事项的审核工作。按照稳妥审慎的原则,从实际情况出发,有序撤并一批业务范围相似的行业协会商会,按照班子建设好、团结教育好、服务发展好、自律规范好的“四好”标准加强行业协会商会建设。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做大做强,真正成为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建立政府职能转移目录清单和购买公共服务目录清单,健全政府采购、定向委托等多元化社会购买服务机制,完善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发展。规范行业协会商会会费收取和财务管理制度,制定诚信承诺和自律公约,实行信息公开及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

 

(作者:桑文力,浙江省工程咨询行业协会;陈艳 王智善 李善武  浙江国宏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Baidu
map